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提出,标志着执政党对国家的管理方式有了新的发展,由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军事管制的方式管理国家,到后来采取行政和计划的方式管理国家,直到今天采取的既有行政的手段,同时又有市场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用法律的手段来管理国家。依法治国对执政党的要求就是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提出的口号,依法执政就是为了实现依法治国,就是为了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依法执政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提高。
依法执政要求执政党首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按照宪法的规定,涉及执政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地方有两处,宪法《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在《总纲》部分也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这两处都规定了各政党要维护宪法尊严、遵守宪法和保证宪法实施,各政党首先包括执政党。
学习宣传宪法,树立宪法的权威,有利于促进依法执政和加强党的领导。宪法是我们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党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要通过学习宪法在全社会树立宪法的权威,树立宪法的权威,也就是树立了党的权威。
学习宣传宪法,有利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宪法集中体现了法治的精髓,法治要求一切权力必须受到限制和制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包括党员领导干部都不能享有特权。反之必然是超越法律,将权力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徇私枉法。这样势必损害党的威信,影响党的领导。宪法中所包含的法治的理念,有助于党员领导干部学会用法律手段处理和解决问题,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对法治的认识,增强执政能力。
学习宣传宪法,有利于掌握执政所必需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方面的宪法知识。宪法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规定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的具体职权和工作程序。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问题。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产生“一府两院”,监督“一府两院”,“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人大受人民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就涉及这些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党在执政和领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处理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学习宣传宪法,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依法执政和加强党的领导。宪法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个方面是关于国家权力的,另一个方面是关于公民权利的保障的。我国宪法赋予人民以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公民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也有利于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贯彻落实。
【作者简介】
王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http://article1.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46152